2020年3月15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学生听了一堂受益匪浅的党史讲解课,主讲人是田克勤教授。此次讲解,外国语学院学生受益匪浅。
我相信很多懵懂无知的孩子,仍不能理解,为何我们这群学了多年历史的大学生,仍要像个孩子一样乖乖坐在教室,听些他们眼中乏味枯燥的课。我想,或许,这就是孩子和有志青年的差别了吧。正是因为我们学习了多年中国历史,也正是我们了解了国家发展的来龙去脉,才更加明白以往中国所遭受的苦难,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力挽狂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肩负中国发展重任的我们,又怎能不熟知党史?

2021年7月1日,是一个光辉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我们深知领导我们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所以,要想深入理解党的百年理论创新史,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四个概念或命题,与党的历史贯通起来加以系统把握。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了科学。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与用于俄国革命的实际中,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全世界看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力量的强大,也是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投向同样具有经济文化落后这一相似特点的俄国。从此,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结合,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次讲解过程中,我们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背景及其深刻含义。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不同和他们产生所顺应的中国实际发展情况。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智慧与和现实相联系的理智。

通过这短短的33分钟,我们从理论和实际双层面更深一层的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我们选择共产党做领导层的正确性和其本身的先进性。我们“学史明理”,就是要通过学习党史,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理,明“坚持唯物主义,树立正确党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明“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史明理”即是理论创新本身的要求,也是实践创新的需要,“学史明理 ”与学史增信、坚定理想信念,学史崇德、延续精神血脉,学史力行、做到知行合一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共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在作为当代新青年的我们,更明白以此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