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外国语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多措并举 提升教师科研素养

作者: 楚永娟   信息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 2022-06-17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2022年的春天如期而至,疫情阴霾却未如愿散尽。攻坚克难,守望相助;木铎金声,弦歌不辍!虽然居家办公、上网课,但外国语学院却没有停止科研工作的脚步。

一、举办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讲座,提升申报项目质量

 3月期间,外国语学院积极组织教师申报2022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计10项。为了提高科研项目申报书质量,3月12日,学院聘请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博士、博士后、英国利物浦大学访问学者、杨港副教授,利用腾讯会议为申报科研项目的教师进行一对一针对性的辅导。

3月16日,学院又邀请山东大学杨港老师,为全院教师举办题为“‘云端’科研项目申报书设计与撰写”学术报告,全国各高校共计500名外语同仁也参会学习。

在2022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登陆系统申报之前,楚永娟副院长认真、细致地检查了每一份申报书存在问题,尤其在申报项目的选题及修题、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思路、预期成果、经费预算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每一位项目申报教师进行耐心沟通,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二、组织教师参加国内高端学术会议,提升教师科研素养

 学院除了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之外,楚永娟副院长经常搜集各种“云端”外语教学与科研学术会议信息,转发给外国语学院教师微信工作群,供教师自行参会学习,开阔学术研究视野,及时了解国内外外语学科学术研究动态。

 3月19—20日,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联合举办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理解中国,沟通世界”全程线上直播)。通过两天参会学习,全体教师充分领悟到中国高等外语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特色,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为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外语教学科研应紧跟时代脚步,紧扣时代主题,奏响外语教学科研的主旋律。

      4月9—10日,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云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英语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全程线上直播)——共建高质量发展的外语教学新生态,了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背景下,外语教师如何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语言智能技术、数字资源环境,助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智慧教学、一流课程建设,提升教学素养,开发利用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大学外语教学新生态,切实推进中国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广大教师积极参会学习,纷纷表示受益匪浅。30名教师获结业证书。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大路395号 邮编:130012(湖西校区) 

长春市朝阳区同志街3066号 邮编:130021(湖东校区)

版权所有:长春工程学院